北斗聚焦 | 《北斗衛星導航實時高程服務技術規范》等5項擬立項國家標準項目公開征求意見;衛星與算力賦能 “網約巴士”完善層級公交

來源:今日北斗   6月前   

第一百九十九期

2024/10/28-2024/11/03


★ ★ ★

NO.1

《北斗衛星導航實時高程服務技術規范》等5項擬立項國家標準項目公開征求意見


10月3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發布關于對《北斗衛星導航實時高程服務技術規范》等5項擬立項國家標準項目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通知表示,經研究,對《北斗衛星導航實時高程服務技術規范》等5項擬立項國家標準項目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24年11月14日。市民可登錄標準技術司網站征求意見公示網頁

http://std.samr.gov.cn/gb/gbSuggestionPlan?bId=10002080,查詢項目信息和反饋意見建議。


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官網


★ ★ ★

NO.2

亞冬會倒計時100天|高鐵沿線新增5G基站、重點場所部署5G-A智慧網絡......亞冬會合作伙伴積極保障信息通信服務


10月30日,中國聯通在哈舉辦“再搏百天,聯通心夢”迎亞冬倒計時100天活動。截至目前,亞冬會通信服務正式進入全力沖刺的關鍵階段,作為哈爾濱2025年第九屆亞冬會“官方通信及云服務合作伙伴”,中國聯通黑龍江分公司44支保障團隊、850名現場保障人員、1200余名大網保障人員已整裝待命,網絡通信軟硬件也已全部準備就緒。亞冬會組委會副秘書長、執委會副主任王鐵立出席活動。

據介紹,從簽約成為哈爾濱2025年第九屆亞冬會“官方通信及云服務合作伙伴”,全面發布“中國聯通亞冬戰略行動計劃”開始,黑龍江聯通持續保障亞冬會信息通信服務不斷升級。在網絡建設上實現信號全面升格,哈牡高鐵沿線新開通5G基站323個,京哈高鐵沿線新開通5G基站104個,亞布力雪場增補5G基站9個,并在亞冬大廈、閉幕式主會場、會展中心、防洪紀念塔、亞布力熊貓館等熱門場景部署5G-A內生智能智慧網絡,為大眾帶來新的網絡體驗。為亞冬會打造的賽會信息技術支撐核心網絡已正式投入運行,競賽專網4/5G備份網在場館內5G網絡覆蓋率達到100%,峰值下載速率達1Gbps以上,網絡容量可滿足場館內參賽人員、工作人員及觀眾同時使用,媒體數據傳送網也實現超大帶寬、超清視頻、超長距離的賽事音視頻信號傳輸。在數智升級方面,全力打造的首個冬季國際賽事專屬云——亞冬專屬云,已交付21套賽會支持系統云上資源。此外,黑龍江聯通還為亞冬會專門組織了千人保障團隊,在完成相關通信及云服務建設的基礎上,已圓滿完成兩場測試賽的云網通信運營保障任務。


來源:哈爾濱發布


★ ★ ★

NO.3

衛星遙感+聯勤守護 銀川公安探索建立立體化信息化生態防控體系建設警務協作新模式


為深化推進生態強市建設,扎實守護好“一河一山”,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區全市公安工作會議精神,當好“塞上湖城、大美銀川”的守護者,服務市委市政府“五八”強首府戰略部署,10月30日,銀川市公安局聯合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林草和園林管理等部門舉行銀川市立體化信息化生態防控體系建設警務協作簽約儀式,聯合建立“銀川生態防控聯勤中心”,聚焦構建“專業帶動、全警行動、部門聯動、群眾發動”工作格局,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資源監管水平。

銀川市公安局在全區率先創新建立生態保護衛星遙感(即衛片執法)立體化信息化生態防控體系建設警務協作機制,旨在積極探索打通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林草等部門“公安+行政”數據資源共享渠道,不斷強化警務協作、行刑銜接、大數據賦能,部門間聯勤聯動協同守護生態安全,著力構建“衛星遙感天空監測、視頻監控網上巡查、無人機空中巡邏、生態警長地面防控、河湖林長聯動巡護”五位一體的黃河流域“天、空、機、地、人”立體化信息化生態警務協同防控體系,打造全市生態安全共建共治工作新格局,這既是公安機關創新“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模式的舉措之一,也是服務保障首府高顏值生態建設大局,走出全市立體化信息化生態防控體系聯動建設的重要一步。


來源:平安銀川


★ ★ ★

NO.4

衛星與算力賦能 “網約巴士”完善層級公交


票價兩元即可“網約公交”,“北斗云尚巴士”10月中旬在湖南省株洲市職教城投入試運營。這種運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精準時空服務的新型公交,能準確管控與調度車輛,為社區、園區民眾提供高效、廉價出行服務,對完善城市公交“干-主-微”層級化運營具有促進作用。

據了解,“北斗云尚巴士”車輛由中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電動”)研發,采用靈活小巧的5.33米城市客車,可以在較窄的公路行駛。這種巴士運行不設固定線路、站點,通過中車電動自研的網絡預約、算法匹配平臺,結合大數據分析在區域范圍內根據乘客需求,合并順路訂單形成行駛路線,精準調度車輛提供點對點的出行服務。

目前,“北斗云尚巴士”在株洲市職教城九個院校及相關居民區試運營,服務范圍內有居民約12萬人,設立了近100個虛擬站點。每天7:00至22:00,服務區內民眾只要點開相應微信小程序,即可在5分鐘至10分鐘響應時間內像乘坐“網約的士”一樣坐公交車。這種出行方式,花費只要2元。


來源:經濟參考報

記者 蘇曉洲 趙家淞 白田田


★ ★ ★

NO.5

中國航天領域首個大語言模型“華山”發布


10月25日在京舉行的2024中國衛星應用大會上,由中科天塔創新團隊研發、以西岳“華山”命名的航天大模型正式發布。這是目前所知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在中國航天領域的首次應用,旨在運用AI幫助用戶完成航天器智能操控、軌道計算與分析、指令代碼生成等航天器在軌智能管理工作。

據工信部研究機構賽迪顧問統計,2014年至2023年全球衛星累計發射數量為10712顆,2020年后進入高速增長階段。“隨著衛星互聯網的快速建設,在軌衛星數量迎來爆發式增長,目前的衛星管理人力將無法滿足需求。”中科天塔首席技術官董衛華說,“華山”大模型以在軌衛星管理專業知識庫為基礎,搭建航天器操控平臺,通過語音、文本互動,即可完成航天器在軌管理、航天器管理人員培訓,助力衛星高效智能管理。

中科天塔孵化于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科研成果轉化平臺,是國內最早從事商業衛星管理相關產品研發與產業化的企業之一,致力于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航天產業深度融合。董衛華介紹,未來,中科天塔將持續訓練航天領域大模型,實現大規模衛星星座的高效智能管理。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 ★ ★

NO.6

聚焦雄安新區丨“5G+智慧旅游”讓景區有了“最強大腦”

9月21日,無人機航拍的白洋淀旅游碼頭。 (河北日報資料片)記者劉光昱攝


“在雄安新區白洋淀智慧景區內,游客可以通過電子顯示屏直觀地了解景區全貌,這項技術是基于物聯網等數據構建起的數字孿生系統……”近日,在雄安新區舉辦的2024“5G+智慧旅游”創新發展交流大會上,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宣傳網信局副局長陳慧向各地來賓介紹了“白洋淀智慧景區5G+北斗智慧旅游試點項目”。

該試點項目依托5G,融合北斗高精度定位、電子航道圖、數字孿生等先進技術,通過在淀內的游船上安裝北斗高精度定位終端、無人機搭載高清攝像頭,來實現無人機自動化智能巡檢、船舶運營管理等功能。2023年,該項目入選第一批“5G+智慧旅游”應用試點項目名單,體現了雄安新區打造全域智慧旅游的積極行動和有效成果。

智慧旅游,旅游是主體,技術是引擎。“5G技術的不斷發展,推動著文化和旅游供給側的全面數字化升級。在服務體驗方面,VR(虛擬現實)技術、人機交互、人工智能技術等將助力旅游產業突破原有的體驗局限,帶來全新的旅游產品和設施設備。”北京大學教授、博雅特聘教授彭宇新表示,各地要抓機遇、求合作,優化產業資源配置,加強資源共享、數據共享,讓景區的“最強大腦”成為文旅出圈、出彩的有力推手,助力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河北日報客戶端

文 | 記者郝金鈺

圖 | 記者劉光昱攝


★ ★ ★

NO.7

山東移動濰坊分公司5G開啟急救“高速路”


近日,山東移動濰坊分公司與昌樂縣人民醫院聯合打造的5G急救云平臺正式投入運行,該平臺對現有傳統救護車進行了5G信息化改造,在5G、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加持下,患者實現了“上車即入院”,傳統救護車成了“搶救室”。

據悉,5G急救云平臺依托5G的高速率,打造了一套急救聯絡、120協同調度、轉運救治、院內急救等立體化的協同救援體系,做到了急救信息院前院內無縫銜接,患者未到信息先行。

借助5G急救云平臺,在救護車接到患者的第一時間,醫護人員就可以建立院前急救電子病歷,通過隨車裝配的車載醫聯網,將監護儀、除顫儀、急救呼吸機、十二導心電圖機等醫療設備監測到的患者生命體征數據,實時同步到急救中心和急救科室。醫院急救專家通過該系統與5G音視頻雙向傳輸功能,實時掌握患者的狀態,同時啟動綠色通道并發起院內多學科會診,隨后第一時間通知相關科室迅速“備戰”,實現院前—院內急診醫療高效服務,抓住黃金搶救時間,大大提升了醫院的急救響應能力。


來源:大眾網

大眾網記者 李溯